一、简介

TFT LCD全称:Thin-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,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。是一种采用薄膜晶体管(TFT) 技术来控制液晶像素的液晶显示屏(LCD)

1. TFT LCD 的基本工作原理
1.1 LCD(液晶显示)的核心概念
TFT LCD 属于 主动矩阵液晶显示技术,其基本原理依赖于 液晶(Liquid Crystal) 的特性。液晶是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质,它的分子排列可以受到电场的影响,从而改变通过它的光的偏振方向。

1.2 TFT LCD 的核心组成
TFT LCD 主要由以下几层结构组成:
背光源(Backlight):提供光源,因为液晶本身不会发光。
偏振片(Polarizer):调整光的偏振方向。
TFT 层(薄膜晶体管层):为每个像素提供单独的控制电路。
液晶层(Liquid Crystal Layer):通过电场控制光的透过量,形成不同的亮度和颜色。 彩色滤光片(Color Filter):由红(R)、绿(G)、蓝(B)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组成,实现全彩显示。

2. TFT 的作用
TFT(Thin-Film Transistor)是一种特殊的 场效应晶体管(FET),它被制作在玻璃基板上,并用于单独控制每个像素的通断。每个像素点都由一个 TFT 管控制,因此:
响应速度更快,画面切换流畅。
色彩更稳定,不会出现鬼影或拖影。
精确控制亮度,提高对比度。
在 TFT LCD 中,每个像素包含 3 个子像素(R、G、B),每个子像素都由一个独立的 TFT 控制。TFT 的作用是 开关像素的通断,并控制液晶旋转的角度,从而决定光线的透射量,实现不同的颜色和亮度变化。

3. TFT LCD 的工作过程
3.1 主要步骤
背光源发光(通常是 LED 背光)。
光线通过第一个偏振片,变成单一偏振方向的光。
TFT 控制液晶层的状态:
施加电压时,液晶分子会改变排列方向,影响光的透过率。
不施加电压时,液晶维持原来的状态,光线无法通过。
光线通过彩色滤光片,形成红、绿、蓝 3 种颜色的像素点。
光线经过第二个偏振片和玻璃层,最终形成可见图像。

4. TFT LCD 的优点
✅ 响应速度快:比传统的被动矩阵 LCD(如 STN-LCD)快得多,不容易出现残影或拖影。
✅ 高对比度和亮度:由于像素可以独立控制,显示效果更清晰。
✅ 色彩丰富:TFT LCD 能够显示更广的色域,适合多媒体应用。
✅ 适用于大尺寸显示屏:TFT 技术可以应用于不同尺寸的屏幕,包括手机、电脑、电视等。

5. TFT LCD 的缺点
❌ 功耗较高:因为每个像素都有独立的 TFT 开关,功耗比传统 LCD 略高。
❌ 制造成本较高:需要复杂的半导体制造工艺。
❌ 可视角度较小(部分型号):早期的 TFT LCD 屏幕在斜角观看时颜色会发生变化,不过现在的 IPS 技术已经改善了这一问题。



二、TFT LCD 显示器的应用分类


1. Projection Transistor(投影型晶体管显示)
这一类型主要用于 投影显示设备,如 LCD 投影仪。它的工作方式如下:
使用高亮度光源透射通过 TFT LCD 面板。
光经过 放大镜头系统,被投影到更大的屏幕上。
主要用于 投影仪、虚拟现实(VR)头显、商业显示系统 等。

优点:
✅ 能够投影到大型屏幕,适用于会议、影院、教育场景。
✅ 分辨率高,适合高清画面呈现。
✅ 颜色表现较好,能够提供较高的对比度。

缺点:
❌ 需要额外的光源,功耗较大。
❌ 设备体积较大,不如便携式显示器灵活。

2. Direct View Type(直视型)
这是最常见的 TFT LCD 类型,应用于手机、笔记本电脑、电视、显示器等设备。
采用 背光源(LED 背光或 CCFL 背光) 提供光源。
通过 TFT 控制液晶排列 以调整光线透过率,从而显示画面。
适用于 日常电子设备,如智能手机、电脑屏幕、电视、平板 等。

优点:
✅ 画面清晰、色彩丰富,适合日常使用。
✅ 分辨率可以做得很高,支持 4K、8K 显示。
✅ 生产工艺成熟,成本较低。

缺点:
❌ 需要背光,功耗较高。
❌ 可视角度可能较小(但 IPS 面板可改进此问题)。

3. Reflective Type(反射型)
这一类型的 TFT LCD 不需要背光,而是利用外部环境光反射 来形成图像。
采用 反射板(Reflective Layer),光线从环境进入 LCD 层,然后反射回用户眼睛。
主要用于 低功耗设备,如电子书(E-Ink 之外的 LCD 方案)、部分手表、工业仪表 等。

优点:
✅ 超低功耗,适合长时间显示内容的设备。
✅ 强光下可视性好,在户外阳光下依然清晰可见。

缺点:
❌ 颜色较暗淡,色彩表现较差。
❌ 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可读性差(因为没有背光)。

4. Trans-Reflective Type(半透半反型)
这种类型结合了 直视型(Direct View)和反射型(Reflective) 的特点,既可以使用背光,也可以反射环境光。
在亮光环境下,依靠 环境光反射 来节能。
在黑暗环境下,使用 背光 来显示内容。
主要用于 智能手表、户外仪器、GPS 导航设备 等。

优点:
✅ 在强光环境下表现优秀,适合户外使用。
✅ 结合了直视型和反射型的优势,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提供较好的可视性。
✅ 功耗较低,比普通直视型 LCD 更省电。

缺点:
❌ 对比度较低,显示效果可能不如直视型 LCD。
❌ 生产成本比普通 LCD 稍高。

三、TFT LCD的scan line 和 data line 是如何工作的?

3.1结构

在 TFT LCD(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) 中,每个像素 由一个 TFT(薄膜晶体管)开关 控制,而这些像素是按照行(Row)和列(Column)排列的,形成一个 像素矩阵(Pixel Matrix)。

Scan Line(扫描线):连接到行驱动电路(Row Driver)控制哪一行的像素被激活(选通)。

Data Line(数据信号线):连接到列驱动电路(Column Driver)提供该行每个像素的颜色(R/G/B)和亮度数据。

TFT LCD 的像素矩阵结构
每个像素由 TFT 开关 + 液晶单元 + 存储电容 组成,如下图所示:
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Data Line (列) │
├─┬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┤
│ │ TFT │ TFT │ TFT │ │ ← 第 1 行(Scan Line 1)
│ ├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│ │ TFT │ TFT │ TFT │ │ ← 第 2 行(Scan Line 2)
│ ├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│ │ TFT │ TFT │ TFT │ │ ← 第 3 行(Scan Line 3)
└─┴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┘

3.2协同工作流程以及示例
TFT LCD 采用逐行扫描(Row Scanning)的方式来更新屏幕上的图像。

工作流程:
1.扫描线(Scan Line)逐行开启像素
只有被选中的那一行的 TFT 开关打开,允许该行的像素接收数据。
其他行的 TFT 开关关闭,不会受到影响。

2.数据线(Data Line)传输颜色数据
列驱动电路会把 R/G/B 信号 送到当前被选中的行的每个像素。
这个数据代表该像素的亮度(灰阶)或颜色(RGB 组合)。

3.电压存储在像素电容中
每个像素都有一个小电容,负责存储电压,以便在下一次刷新前保持画面不变。
当 TFT 关闭时,电容保持电荷,液晶状态保持不变。

4.扫描下一行
当前行写入完成后,扫描电路选择下一行,重复上述过程,直到所有行都更新完毕。

四、为什么会有两层偏光板?CF?LC cell?

  1. 背光层(Backlight / Light Guide,导光板)
    光线状态:未偏振的白光
    光源:通常是 LED 背光(白色光)。

作用:
提供均匀的白色光源。
通过导光板(Light Guide)和扩散层(Diffuser)均匀分布光线,避免亮度不均匀。

光线变化:
初始光线是无偏振的,即光的振动方向是随机的。
颜色是白色(RGB 光的混合)。

2.下偏光片(Polarizer)
光线状态:线偏振的白光
作用:
让未偏振的光变成线偏振光(振动方向统一)。

光线变化:
只有与偏光片方向一致的光可以通过,其他方向的光被吸收。
结果是线偏振白光(仍然是白色,但方向固定)。

3.TFT + LC Cell(液晶层)
光线状态:偏振方向被调制的白光
TFT(薄膜晶体管):
TFT 作为开关,决定是否对该像素施加电压。

LC Cell(液晶层):
通过电压调节液晶分子的排列,从而控制光的偏振方向。

无电压时:
液晶分子呈螺旋状排列,使光线的偏振方向旋转 90°。

施加电压时:
液晶分子被拉直,不改变光的偏振方向。

光线变化:
偏振方向可能旋转 0°~90°,决定了最终透光量(亮度)。

4.CF(Color Filter,彩色滤光片)
光线状态:RGB 颜色 + 偏振方向已调制
作用:
过滤出所需的颜色(R / G / B)。

光线变化:
通过 R / G / B 子像素,只允许某个颜色的光通过。

例如:
如果像素应该是红色,那么只允许红光通过,吸收绿光和蓝光。

5.上偏光片(Polarizer)
光线状态:最终透射量决定亮度
作用:
进一步控制光线的通过量,形成最终的像素亮度。

光线变化:
如果液晶旋转了 90°,光的偏振方向与上偏光片一致,光线可以通过(像素亮)。
如果液晶未旋转光的方向,光线被吸收(像素暗)。
通过调节旋转角度(0°-90°),控制亮度等级(灰阶)。

6.结果:彩色像素形成最终图像
每个像素由 RGB 三个子像素 组成。
通过调整每个子像素的亮度,混合出不同的颜色。
最终的图像出现在 LCD 屏幕上。

五、TFT-LCD信号输入原理是怎样的?(跳过,明天看)

六、TFT-LCD产品规格特性


规格汇总:以M170E5-L05为例
Size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尺寸
Color depth—————-色彩深度
Resolution——————解析度
Contrast ratio————对比
Brightness——————亮度
Viewing angle————-可视角
Response Time————-反应时间
Backlight——————-灯管数
Power Consumption——-耗电量
Signal input—————输入信号模式